

九一八事變后,日軍侵占東北,覬覦華北并企圖滅亡中國。1935年12月9日,北平6000多學生走向街頭示威游行,高呼“停止內戰,一致對外”,“一二?九”運動爆發。銘記,勿忘失地喪權之痛!
銘記歷史,勿忘國恥
1935.12.09
1935年12月9日拂曉,反動當局緊閉城門,甚至用高壓水槍阻撓并鎮壓請愿游行的青年學生,12月份的低溫讓學生們的衣服變成冰冷的牢籠。
一二?九運動中,黃敬同志扶著電車向群眾講話。
揮舞著泛黃的紙筒,聲嘶力竭吶喊的瘦弱身軀爆發出不屬于它的震懾力,那是年僅21歲的清華女大學生陸璀。
一張張老照片傳來八十六年前氣貫長虹的吶喊,傳遞著代代流傳的青年熱血和擔當。東郊民巷口,面對保安的圍追堵截,他們義無反顧;宣武門外,遭受軍警無情的鎮壓,他們毫不退縮。
抗日的怒火化為了迎著寒風招展的大旗和標語,愛國的熱切心情化為了鏗鏘有力的口號。一點點微光在暗夜里聚集,讓寒冷的冬日煥發出盎然春意。
生逢盛世,吾輩自強
2021.12.09
八十六年前的今天,中國正經受著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且慘無人道的侵略,遍地慘絕人寰的景象;八十六年后的今天,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并在世界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。
八十六年前的今天,北平的青年學生正在寒風侵肌,滴水成冰的大街上舉行抗日游行示威,為中國的解放奔走呼號;八十六年后的今天,中國的青年學生正坐在溫暖的教室里,學習著可以促進國家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知識。
時代會變,青年人的勇氣不變;挑戰會變,青年人的擔當不變!來勢洶洶的疫情之下,無數青年人留給世界絕美的背影;肆無忌憚的洪水襲來,數不清的青年志愿者披上紅馬甲讓受災群眾的心頭一暖;脫貧攻堅的潮流下,一批批青年大學生貼近泥土給貧困的山村注入新生的活力。
新時代新中國的青年,沒有忘記當年那場抗日救亡運動,深知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”。新時代新中國的青年,正在用他們的行動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。
同盛中學主題班會活動
2021.12.09
時隔八十六年,為紀念“一二?九”愛國運動,2021年12月9日,臨汾同盛中學舉行了“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——大力弘揚一二?九愛國精神”的主題班會活動。
如今,天空中籠罩的陰霾已經散去,陽光重新普照在大地上。經過了八十六年的陽光普灑,風雨灌溉,當年被播種的愛國主義的種子已經生根,發芽,長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果實。這些果實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所包圍,在中國大地上生長發熱。
說說愛國
八十六年前,他們為捍衛民族利益和尊嚴而大聲吶喊。
八十六年后,我們激揚青春、開拓人生、奉獻社會,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。
愛國絕非遙不可及,更非高不可攀;愛國不是陽春白雪,更非曲高和寡。愛國其實很簡單,愛國就是愛你的國家,愛你的人民,愛你的文化;愛國就是敬業、誠信、友善;愛國就是認真工作,努力學習。
我們接過了先輩的接力棒,就一定要譜寫轟轟烈烈、波瀾壯闊的時代新篇,以中華兒女的赤心為原點,以和平崛起的愿景為半徑,在宇宙蒼穹里畫一個閃亮耀眼的圓圈。